。
2011年,林秀燕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一家地接旅行社,主要接待来自中国及东南亚的游客。林秀燕称,“2015年至2019年,每年的客流量都在攀升。客流量最高峰是2019年,接待中国游客上千人,营收约7亿日元,约合4000多万元人民币。”不过,受疫情影响,目前日本所有的商务签证、旅游签证仍暂停办理。
林秀燕表示,日本旅游业同行的日子仍是难熬。“特别是之前接待跨境游的大型旅行社,从疫情至今没有接待一位外国游客。据我了解,他们公司内的导游大都转型当主播,在电商平台上卖免税店的商品,尝试通过多元化的发展,维持经营。”

日本旅游资料图 中新经纬 张燕征 摄
韩国某旅行社:“客流量从8万降至千人”
作为中国游客喜欢打卡的旅游国家之一,韩国的首尔、济州岛、釜山等地方一直备受青睐。如今,这里已看不到大规模旅行团的景象。
“依照韩国的统计数据,往年在‘五一’假期,约有30万至50万名中国客人到韩国旅游。受疫情影响,这两年几乎是零客人,免税店和负责接待旅行团的餐饮业生意都很不好。”韩国大鸿旅行社董事长梅福生称。
祖籍江苏扬州的梅福生,是出生在韩国首尔的华裔移民第二代,现为韩国大鸿旅行社董事长,眼看着疫情在全球再次蔓延,他不禁担忧了起来。“我们旅行社主要接待外国游客,其中中国、东南亚地区的客人占大多数。疫情前,我们每年的客流量在8万人左右,特别是‘五一’假期,接待中国旅游团数量最多。现在只能接待个人旅游业务,业务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去年到今年,接待的出差客人约1000人。”

韩国旅游资料图 中新经纬 张燕征 摄
梅福生表示,此前约有员工50多人,如今只保留了15名核心工作人员。“没有业务后,员工的收入大幅减少,仅能依靠当地政府补贴,不少人选择离职寻找其他工作机会。为了维持经营,公司今年向银行贷款了30万美元,约合200万元人民币,继续经营高尔夫相关业务。”
“这几天,韩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在700人左右,韩国各地都在快速推进接种疫苗,不过由于年龄限制,我还没有开始接种。”梅福生称。
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5月2日通报,截至当天0时,韩国较前一天0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606例,累计确诊123240例。对策本部4月30日还宣布,韩国新冠疫情防控不理想,今后三周继续禁止5人以上私人聚会、禁止首都圈6种娱乐设施营业、限制首都圈公众聚集设施的营业时间等,延长管制措施时限暂定到5月23日。(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