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家田迎人:黑白油画第一人
作者 彭 俐
世上油画家虽然很多,但擅长使用黑白两色的却很少,田迎人在这个领域堪称第一人。
只有敢于素面朝天的美人,才能够抖落一身艳丽的修饰;惟有质朴无华的油画家,才喜欢选择不假鲜明色彩的画法。如果说田画家一二十年仍然穿着那几件旧时装,你大概不会相信,但那是事实,尽管她给人的感觉总是衣着时尚,优雅,得体。她的最大特点是不去费心打扮自己,最不愿逛商店、卖衣服、照镜子,却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作画。因为她具有这种非同寻常的个性和习惯,方能像一位魔术师一样掌控着画笔,仅仅用两种简简单单的黑白纯色,创造出一个属于她自己的“黑白世界”,那样的梦幻离奇,又无比的神秘诱人。
必须承认,正像黑白影片只能在电影资料馆里观摩一样,较之随处可见的彩色油画,人们欣赏黑白油画的机会并不多。于是田画家的此类作品就更显得“另类”,从而带给人极大的新鲜感,并唤起一种艺术审美的好奇心。在她伴随着画室的背景音乐,描绘出抒情诗一般令人伤感的《淋湿的记忆》之前,我们的记忆中找不到这样催人泪下的画稿,只是偶尔聆听过三角钢琴黑白琴键所弹奏的乐章,如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和巴达捷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祷》。在女性画家所特有的精致又细腻的笔下,森林间朦胧的雾气和别墅前缥缈的雨滴,仿佛在我们的身边飘过一样的真切,而那深沉的忧郁和哀怨则更加感人。凝望着这幅感人的作品,正像与画家的眸子对视一样,你会感到一种诚挚、朴素、率真与恬静。同样,在她作为周游世界的画家,刻画出五大洲旅游胜地《罗马礼拜日》、《约塞米蒂之吻》、《格陵兰风光》、《伦敦塔桥的幻影》、《雅典晒透的凉棚》、《新西兰奥克兰野趣》之前,我们也看不到美丽风景画的画廊里,有这么多在画布上勾勒的具有历史感的“黑白影像”,或笔触温馨,或情感浪漫,或构思奇特,或意境高远,然而却是一致的使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当然,在她以生于兹、长于兹的身份,创作出“老北京黑白油画系列”以前,我们更是无从得见——这些铭刻着北京历史符号、中国文化元素的生动画面,闻得到《小院咖啡》飘香,感受到《老房子》亲切,惊艳于《什刹海》荷花,回想起《胡同口》往事,更留恋《银锭桥》夜月,仰望那《儿时的鼓楼》巍峨……田画家曾经在四九城中走街串巷地采风,细数宫殿檐脊兽和王府的门簪,端详大杂院民宅房顶的枯草和墙角废弃的花盆……用她那温情脉脉的画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胡同故事。这些故事的神秘感和带入感,让人无法拒绝。
应该说,田画家的黑白油画风格独特,自成一体,既有纯熟的艺术技巧,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题材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感染力之强烈,影响力之巨大,已经成为油画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值得在学术和理论的层面加以研究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