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4月8日电(傅飞扬)作为华侨华人归国创新创业的沃土,自2014年11月首个“侨梦苑”亮相天津武清以来,“侨梦苑”已在全国各地开花。
东部“侨梦苑”产业园集中在沿海地区,强调各领域技术突破、科技改革并推广运用;中部地区强调依据区域自身特色,发展相近或类似产业,目标特点强、转化周期快……审视全国,各区域“侨梦苑”依托自身定位多措并举,切实为侨服务。
放眼东海之滨,浙江宁波“侨梦苑”自2017年5月挂牌设立以来,已逐步形成“一核两翼,辐射全域”发展格局,着力建设一个面向华侨华人赴甬创新创业的综合性引才留才平台。
“智享侨梦苑,创业在宁波”活动现场。 余姚市侨办供图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侨梦苑’集聚侨务资源和对侨智、侨技的吸引力,持续开展‘海外专业人士走进侨梦苑’‘智享侨梦苑,创业在宁波’‘百名博士走进侨梦苑’‘百名侨商走进侨梦苑’等活动,提升了‘侨梦苑’品牌效应,激发了华侨华人创业热情,有力助推了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傅岳炳近日受访时说。
“侨见”宜业:人才强链驱动创新
2011年8月,从日本东京乘飞机到上海,再驱车经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江丰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焱辉来到了他心中的诗画小城——余姚。
“来余姚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停留在中学课本上的河姆渡遗址。到了以后,我发现这里民营经济发达,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都不错。”王焱辉说,余姚应变灵活、数量众多的医械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土壤。
2012年4月,王焱辉出售了在日本的房子,将孩子接到余姚,一门心思投入到创业中。
“我们是做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在我看来,这一事业的发展期至少要以10年来计算。”王焱辉介绍说,在余姚“定下心来”后,自己与当地政府开始了多年的“双向奔赴”,“当时余姚出台了‘3个500万’人才政策,为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在向银行贷款时也有政府帮忙担保……”
铭时医疗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昕辗转美国、上海等地,最终于2020年选择长期在余姚发展。黄昕表示,余姚对于归侨创业的帮扶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不断见证相关部门“店小二式”的服务。
“我们将实验室搬到中意宁波生态园时,在消防规划上存在欠缺,整改需要不少资金,流程也比较繁琐。”黄昕说,政府了解情况后,立刻召集相关部门开了协调会,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简化流程,问题从汇报到盖章仅耗时3个月。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在余姚,归国华侨创新创业已形成“传帮带”模式,而这与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丰电子)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姚力军不无关联。
时间拨回2005年,作为余姚引进的高端型人才,姚力军与留美博士潘杰及6名日本专家、20个集装箱和1个散货船的先进设备一起回国。当年,余姚市委、市政府实行“一事一议”政策,向江丰电子发放500万元高层次人才资金,为尚在起步阶段的公司注入强劲活力。
多年来,该公司从最初创业的不足10人,发展至1800余人的规模,2022年营业收入达23.24亿元。
在宁波鄞州区,归国华侨也不断书写着自己的创业故事。
2021年8月,在德国工作、生活近14年的赵珏晶和丈夫一起回到鄞州,入职宝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鄞州很有国际范,创业环境也不错,对人才的引进很有诚意。”赵珏晶说,公司自2017年正式经营以来,已经从几个人发展到近200人的公司,2022年营业收
责任编辑:侯淑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