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国际商务频道      新版导航 天气预报
首 页 | 新闻导读 | 焦点图片 | 侨界之星 | 华人动态 | 华人视角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投资创业 | 人物聚焦 | 华人华侨 | 港澳台资讯 | 归侨故事 | 海外华文报摘
书画艺术 | 名人名家 | 文化·艺术 | 侨乡旅游 | 侨乡风俗 | 古玩鉴赏 | 海外生活 | 海归热潮 | 能源·环保 | 侨乡传真 | 留学生活 | 华文教育 | 侨界信箱 | 涉侨法规

再访:《高层访问》影响世界的中国新闻传媒人物——谢芳友

来源:全国基层党建网 录入时间:23-06-18 09:12:56

  前言

  40多年前的某一个冬夜,谢芳友在没有暖气的、零下十几度的房间里工作着,三岁就失去母亲的他如同往常一样坐在灰暗的煤油灯前撰写文章。这是一个只有200户人家居住的村子,村里还没有通电,只能依靠煤油灯来照明,那是他的老家。对于他来说,那是一个不眠夜,他伏在桌案上挥动钢笔,一道微光透过木门缝隙渗入房间,他以为是月光洒进来,拉开门,天却已经蒙蒙亮了。

 《高层访问》记者谢芳友

  勤奋:媒体工作者的成功秘诀

  这是我第二次与谢芳友见面了,休息在家的他像往常一样把媒体工作视作生活的一部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和工作的“勤奋”。他每天会在微信朋友圈中转发不同的文章或者资讯,这其中有精彩的人文采访,还有精致的书画作品,像是一座移动的知识库,在不停地向世界传送着精彩的知识,无私地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

  谢芳友担任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会聚焦》杂志副主编兼执行主编。他理论修养深厚,思维细密,下笔严谨,作品大气,为人率真,尊师重教,气质高贵,深受新闻界人士尊重,是新闻理论学术研究优秀代表性人物之一。从他近十五年的工作履历中可以看出,《今日泉城.泉城访问》栏目通过反映古城旧貌,报道省城政治、经济、文化,展示济南新城的魅力。《今日华夏.华夏儿女》和《九州风彩》栏目,坚守着“让华夏走向世界,叫世界了解华夏”的主题思想。《高层访问》栏目至今还保持着以“站在世代前沿,探析不同层面,访问历今高端”为核心的栏目宗旨。

  谈及谢芳友与媒体工作者的渊源,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凭借勤奋的工作态度收获了一番成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走进媒体行业,谢芳友在媒体工作者这个岗位上已奋战了30余年,但是常年累月的加班工作损害了谢芳友的身体,迫使他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回归家庭,回归生活。

  在家休息的他,他仍旧保持着工作时的习惯:看名著、写文章。仅在去年的10月8日,就有包括隶属于大众报业集团的大众网,山东商报的速豹新闻网,济南报业集团的爱济南新闻客户端,舜网和百度网等媒体先后五次发布了他的文章。至今,从百度搜索“谢芳友”,还能浏览到有关他的文章和消息。

  谈起他的工作经历,谢芳友不禁加快了语速,讲述起曾经的峥嵘岁月。1987年,为紧跟时代发展,谢芳友以个人名义为历城区广播电视局筹借20多万元,购买了第一台电视台广播摄像机等设备,为提高采访过程中视频的拍摄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几十年的新闻工作中,谢芳友在省市级的媒体报刊发表了大量新闻稿件,其中由他撰写的《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被《济南日报》当做重要文章发表在扩版的首期版面上。不久后,该篇文章被登选在《大众日报》的重要版面发表。

  除了国内宣传,谢芳友撰写的新闻通稿还“走向了”世界。我国主要通过两家通讯社(新华社,中新社)向世界媒体发通稿,谢芳友的稿件多次被选入其中。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原载于《中国新闻》1999年10月10日的《京九线上的聊城敞开大门招商忙》,原载于1997年6月18日《中国新闻》的《张秀英攻克神经性耳聋的白衣天使》,原载于1999年11月18日《中国新闻》的《山东省城一银行发放封闭贷款,助企业出困境》等新闻通稿传遍了世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世界与中国议程研究院院长、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先生看到《高层访问》节目后不禁为谢芳友题词:“芳香齐鲁,友交天下”。

  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除了撰写日常新闻稿,谢芳友经常外出进行采访工作,他的工作成果屡次获奖。1989年,由他采写的通讯《古镇新姿》荣获济南人民广播电台《改革中的大潮》征文一等奖。1990年《老乡约我去采访》被济南市广播电视局评为二等奖。

  除了大量优质的新闻稿被刊登在重点报刊上,谢芳友采写的新闻稿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发上了头条,还参与制作了多部专题新闻节目。其中,1989年,他创作的《风波之后》专题节目获济南市广播电视局优秀节目一等奖。1993年撰写并摄制的电视专题片《锦绣川人》、新闻片《实现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先后被济南市广播电视局、市广播电视学会评为一、二等奖,同年在山东电视台播出。1995年9月14日,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谢芳友制作的《济南001号稽查站创文明站》的新闻片,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正点新闻》播出,收获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谢芳友与《高层访问》团队成员合影

  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工作者,谢芳友总结出了写文章的重要经验。首先,标题很重要,好的标题就是会说话的眼睛,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文章主题思想要明确。三是故事情节要有感染力。四是要把一个个珍珠般的故事用金线般的文章结构串起来。五是所用词语要准确。六是要强调文章不要脱泥带水,树立“干货”意识和“一字值千金”的写作思想等。

  热爱:让媒体工作成为生活的乐趣

  从谢芳友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能够发现,除了勤奋工作,他还是一位敢于创新的先行者。上世纪80年代末,谢芳友被调往济南市历城区广播电视任宣传科副科长,1993年任编播室、新闻部主任。当时正值改革开放进行时,谢芳友敏锐地发觉到媒体行业的发展机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协助局领导征得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成功策划筹建了济南市第一家区级电视台一一历城电视台。这是一个不凡的成就,开启了一条宣传美丽历城的康庄大道。

  千禧年后,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中国焕然一新,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谢芳友抓住了这个机会,带领团队对省内外众多优秀人物进行采访。伴随着采访,推出了《今日泉城.泉城访问》《今日华夏.神州风采》《社会聚焦.高层访问》等优质的电视节目,并通过有线电视、手机下载济南网络电视台客户端“无线济南”播放。

  谢芳友团队采访的人物都是在各自领域内有着重要成就的知名人物,一般单位想要取得采访的资格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谢芳友团队做到了。他们凭借着前期细致入微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不仅取得了宝贵的采访资格,还做出了精品节目。

  《高层访问》记者谢芳友专访哈佛大学教授

  多部节目凭借大量高质量的内容将这些优秀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成功地传递给社会各界,收获了各行各业的一致称赞。谢芳友采访来济南考察的德国副总理时,得到了他的称赞和认可。专访哈佛大学博士教授时,他激动地对谢芳友说:“你的节目,受到了美国观众的喜欢和追捧,也受到了耶鲁大学师生的交口称赞,能接受你的访问,我感到很荣幸。”

  耶鲁大学教授刘玉乐看到谢芳友团队采访“双面画”发明者、传统工笔画画家周璟的节目后,向《高层访问》节目表达了极高的评价:通过《高层访问》得知周璟女士的业绩和辉煌成就,联想到了不可忘却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记忆,让人思绪万千,节目通过“云端”从地球的一端传到了另一端。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评价《高层访问》:高端智慧交流平台,重大新闻人物报道集锦。由此可见,谢芳友团队采访节目的质量之高,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

  在数千次采访经历中,发生了很多趣事。其中,采访第十届华罗庚数学家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士戈时,谢芳友用半小时梳理出的近2500字采访提纲说服了彭院士。看到这份精细的采访提纲,彭院士十分高兴,马上让秘书把事前招待谢芳友团队的茶水换成了高档咖啡,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采访,谢芳友表示是对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进行的采访。董明珠在山东大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时,现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国家级的新闻媒体单位和众多知名媒体记者,及全省各地记者,大概有百人之多。当时谢芳友和《高层访问》栏目主持人齐嘉林提前来到发布会现场,坐到了最前排。董明珠作为嘉宾在台前发言,台下的谢芳友叮嘱团队成员,在提问环节一定要让董明珠有个“思考的回答”,让她加深对这家市级媒体单位的印象,会后向她发出采访邀请。临场构思,他说着叫主持人记下了几个有深度的大问题,提问一开始,第一个举手展开提问,通过提问给董明珠留下了深刻印象,展现了团队的实力,为之后的独家专访奠定了基础。结果,董明珠爽快地接受了谢芳友团队的采访。《高层访问》团队对董明珠的采访是一次全面的、高质量的采访,从管理企业的方法到日常生活的协调,每个问题精准对接了现实和未来,展现了这位商业女强人的不凡特点。

  谢芳友将《高层访问》做到了一个高度,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认同。随后他连续三年对全国人民大代表大会、全国政协会进行现场采访报道,这是极少新闻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凭借着对新闻的热爱,他用15年的时间让人们见证了奇迹。他专访的人物从国内到国际都是顶级的,他是一位思想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是少见的,是名垂青史的。

  称赞:来自社会各界的评论

  30多年来,谢芳友从采访写消息、通讯、撰写评论、述评、学术论文到电视摄像、节目制作剪辑、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新闻稿、专题稿、电视纪录片脚本等各种工作中历练,是一个很全面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为此,中国新闻出版社为谢芳友出版了《新闻工作者足迹》两部专著,以表示对于谢芳友同志工作的认可。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副书记韩国强先生听闻消息,欣喜题词:“观众心目中的芳友,新闻战线上的老兵。芳友是一勤奋又多产的优秀新闻人”。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为其题词“帮旧新命,厚德致远”。

  谢芳友接受记者采访

  除此之外,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中国人丛书专家人才库》评价谢芳友:谢芳友从刚刚步入社会就善于对社会现象发展动向观察思考。他不仅有读万卷书的知识储备,还有行万里路的经历走出来的经验,他不是在群英竞争的央视,而是一名市级电视台的媒体人,却和金字塔尖上的精英人士对话交流。

  结语

  媒体工作丰富了谢芳友的生活,同时也让他收获了许多荣誉。他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新闻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自1986年到2004年间谢芳友先后获得50多个荣誉奖项,并接受《香港大周刊》为他制作的专访报道。

  作者:徐化超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均为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9 7 3 1 2 4 8 :

责任编辑:侯淑丽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发送好友:发送给好友 | 加入收藏:加入收藏夹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投稿信箱】-【意见建议】-【版权声明】-【不良信息举报】-【招聘英才】-【联系我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531-82068566 传真:0531-82068566 广告招商电话:18560015127 24小时值班电话:15165099028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华信路389号巨匠大厦11楼 邮编;250199 E-mail:cnhqcm@163.com
版权所有:华侨传媒网
[鲁ICP备12026996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