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非遗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寻遗 · 拾粹实践队队员刁子桐在2022年1月24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大杜村,拜访杜瑞杰老先生,了解吕剧的传承,感悟吕剧这一璀璨的民间文化的魅力。又前往广饶县大王镇,与齐笔传承人郭道东先生进行了交谈。非遗项目虽不同,但都是传承人呕心沥血学习,默默奉献,继继承承,才得以将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留存下来并走入更多人的视野,展现非凡的魅力。同时也认识到,一项技艺的传承,不只是靠一个人,而是需多方努力,传承者、亲人、社会、国家,无一不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吕剧悠扬,沁入人心
吕剧,又称为扬琴、琴戏,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是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来,蕴含着浓厚的山东风格。山东省东营市分队的两名队员来到大杜村拜访了吕剧传承人——杜瑞杰老先生。
杜老先生对实践队员刁子桐说,吕剧归根是群众的艺术,根本在于人们生活中。如同众多中华传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想要发展下去,必须从群众生活中吸取精华,在保留“老本儿”的同时,不断创新。这几年,应国家要求,每年春节村晚,吕剧都要展示五个新的剧本,杜老先生带领剧团先后创作了200多部新编吕剧,用土生土长的语言,讲述着百姓的生活故事。这也为吕剧注入了无限的新活力。
杜瑞杰先生作为吕剧非遗传承人,一生为吕剧,他不断地思考怎么能让吕剧更有生命力地活下来,并且更广的传播、被人接受。作为一名百姓,他爱上了吕剧,经过刻苦地学习、不畏困难地探索和持续的创新,他也成功让吕剧得到了更好地发展,并走入大众生活。
图为杜瑞杰先生(左数第三位)及其乐队成员的合照。杜瑞杰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百姓间生根发芽,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这次拜访,实践队员刁子桐深刻地体验到了吕剧的魅力,也意识到了非遗在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保护非遗是时代的要求,这需要国家的扶持,和如杜瑞杰老人这般的匠人传承,更需要大众的重视和支持。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着保护、传承、创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担,愿携手并肩,共创其繁荣。
齐笔挥洒,纸墨传承
毛笔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发明的。孙子故里,人文渊薮,齐笔诞生于齐国故地,源远流长,工艺精美,闻名遐迩。齐笔丰硕圆满、修削整齐、软硬适度、美观耐用,兼具尖、齐、圆、健四德。中国齐笔是地理标志,是广饶县大王镇一带盛产的毛笔的统称。
实践队员刁子桐有幸采访到了省级非遗齐笔制作技艺传承人郭道东老师傅。郭老师已至耄耋之年,有八十七岁高龄,但他老骥伏枥,仍在亲自从事齐笔的制作,生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他十分热情的向实践队员刁子桐讲述他与齐笔间的故事。谈及齐笔制作原因时,郭师傅神采奕奕地讲述了他年幼时跟随师父们一起学习制作齐笔的经历,讲述了老一辈人对传统技艺的严谨和认真程度以及对这项传统技艺的热爱。
提及齐笔的未来及传承时,郭老师一时沉默了,他表示,学习齐笔的制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要有吃得了苦、守得住寂寞的精神。他表示,自己当年担任学徒时,虽然没有工钱,但仍然努力学习,虚心向自己的师父取经,以期提高齐笔制作水平。齐笔制作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历练和技艺的积累,齐笔制作技艺的学习,少则两三年,多则一辈子甚至更久。郭老师向实践队员刁子桐解释,齐笔选料严谨,工艺精湛,从选料到成笔,要经过浸、拔、梳、并、连、剔等多道工序,每个步骤都是手艺活、技术活。匠人们把从选择毛料到制成笔头的过程称为“水盆”:绝大部分制笔工序都需要在放有石灰的水中完成。
图为刚刚制出的齐笔笔头。刁子桐供图
明清时期,广饶县大王镇大张淡村一带的制笔产业一度达到鼎盛期,规模极大,工匠学徒达数百人。然而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生产模式却早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及市场的新需求,这导致齐笔市场萎缩,传承人才也大量流失。实践队员刁子桐从郭老先生的孙子口中了解到,现在已建设相关“互联网+”模式的线上销售渠道,尽管线上宣传渠道仍不完善,但也大大推动了齐笔的发展。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制笔工匠接力探索,接续奋进,用他们的热忱和勤勉与巧思,不断引领着齐笔向前发展进步。(通讯员:刁子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