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再展大师影 惹得锦江卷大风
——
写在“汪毅捐赠张大千文献馆”开馆之际
张大千是“全能画家”。他一笔贯东西,影响中外画坛。在一定意义上,他构筑了艺术的珠穆朗玛峰,无疑是中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张大千的文化、社会、时代影响以及作品拍卖的不断创新高,注定了海内外对他的研究不断升温。这种文化现象,在古今艺术家中罕见,本馆展陈的文献记录便是佐证。
汪毅先生是张大千艺术研究的热衷者,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他曾任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研究张大千及大风堂艺术迄今逾33年,在海内外发表了100多篇关于张大千及大风堂的文章,出版了8本关于张大千及大风堂的著述,首次提出和讨论了“张大千学”“大风堂画派”“张大千艺术与非遗”等重要学术观点,较系统地论述了大风堂“光焰万丈长”的近百年历程。他还修订了《大风堂同门录》,首次编修了《大风堂再传弟子录》,完善了大风堂代代赓续的组织体系。特别是他发表的关于张大千与敦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与中国文艺复兴、成都是文艺复兴发祥地等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引领性和“成都意义”。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秦孝仪不仅题赞汪毅系“(张)大千身后知己”“大千知己”,而且自称他“感以为佩”。
对于张大千及大风堂,汪毅先生可谓心有所念、情有所牵。他曾五度赴台北摩耶精舍(台湾张大千生前居所,后辟为张大千先生纪念馆),每次均携带青城山泥土祭奠,并写有4篇纪念性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外文化交流》《台声》及台湾“中央日报”等报刊。其中《我携洞天乳酒来张大千纪念馆采情》一文,不仅在台湾“中央日报”发表,而且由《团结报》分上下两期转载,并获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第三届宣传四川好新闻奖”。
2011年,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和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参访中,他提出的比照“《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两岸共襄盛举“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万言建议书,受到广泛关注。他不顾摔下陡坎深谷危险,踏上抢救张善子危墓修葺的呼吁长路,最终使危墓得以修缮。他走访过40多位大风堂门人和近100位大风堂再传弟子,捐赠中的近300封600通信札便是佐证。由此,我有理由说,张大千文献馆的捐赠是汪毅先生能力和情怀的具体表达,并让我感以为佩。
为打造成都张大千艺术会客厅这个有品质的文化空间,彰显张大千“成都意义”,进一步推进成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聚焦传承发展天府文化,2023年10月,成都图书馆把汪毅捐赠张大千文献馆作为“天府名家藏书馆”之一进行精心打造。该文献馆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功能于一体,具有藏、阅、研、展相融合的空间展示,拓展了图书馆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途径,有助于读者在这里作沉浸式体验。
如今开馆在即,我谨代表成都图书馆衷心感谢汪毅先生的无偿捐赠以及他在文献馆策划上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并诚邀广大读者驻足张大千文献馆,领略张大千的“成都意义”,体会张大千及大风堂的艺术魅力,感受“蓉城再展大师影,惹得锦江卷大风”的波澜壮阔!
(成都图书馆馆长 肖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