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8日电 题:聚焦《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承上启下描绘愿景 聚焦前沿开放合作
作者 马帅莎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也是中国政府2022年发布的首部白皮书。白皮书总结了中国近五年以来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方面的成绩,重点描绘了未来5年的发展愿景。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白皮书篇幅不长,但内容全面信息密集,对过去5年中国航天活动取得的成绩以及今后主要任务进行详细阐述,为利用好现有航天成果、更好地承上启下勾勒了明确具体的路线图,好比一部浓缩的“百科全书”。
与前四部白皮书相比,《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有自身鲜明亮点。比如,其提出中国将加快推进航天法立法,构建完善以航天法为核心的航天法制体系,促进法治航天建设;将统筹推进空间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太空交通管理,建设完善空间碎片监测设施体系、编目数据库和预警服务系统,统筹做好航天器在轨维护、碰撞规避控制、空间碎片减缓等工作等,既表明了中国航天的着力点,也展现了透明度。
如何发展商业航天亦是白皮书一大亮点。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当天在北京指出,白皮书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发展模式上,中国鼓励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发展,不断优化商业航天在产业链中布局,加快航天低成本、高效益发展。
杨宇光认为,中国商业航天在过去五年有了极大进步和发展,未来民营资本会在中国航天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与航天国企“主力军”是优势互补的,“尤其在技术创新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国际航天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白皮书指明中国行动。比如,白皮书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论证建设近地小天体防御系统,提升监测、编目、预警和应对处置能力。有业内专家指出,一般认为1公里级的小天体撞击地球,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灾难,10公里级的小天体撞到地球上,则可能带来全球性物种大灭绝的风险。
杨宇光表示,目前人类对于有可能和地球擦肩而过小天体的监测手段还不是非常完善,此外尚有潜在的对地球有威胁的小天体未被发现。同时,地外小天体的重定向或防御,无论是拦截还是转向,也都非常复杂。
“未来近地小天体的监测预警及防御需要很大投入。从概念研究、可行性论证,到攻克关键技术、实际在轨演示,需要循序渐进。”杨宇光说。
外界注意到,白皮书首次提出在外空领域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航天积极开放的合作姿态。在杨宇光看来,这一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的责任意识。
他指出,从历史维度讲,过去中国以研究和发展关键技术为核心,随着航天产业规模扩大、技术趋于成熟,中国已从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在个别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具备一定航天实力。
“另一方面,这也是由航天技术应用本身决定。”杨宇光说,中国航天技术应用正在越走越深,越推越广,空间应用尤其是卫星遥感和卫星通信应用正从服务中国国民经济和民生需求,拓展到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乃至全球用户,同时中国也在从其他国家的航天活动中获益,“这些都契合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并非为称霸或争霸,而是为了全人类共同福祉”。
着眼未来5年,中国从外空全球治理、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空间技术等多个方面规划了航天国际合作重点,其中很多都涉及前沿问题。比如重点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推动开展航天员联合选拔培训、联合飞行等更广泛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空间环境治理、行星保护、太空交
责任编辑:侯淑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