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
武汉大学中国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说,依托铁水公空立体交通大走廊牵引,一条从武汉向东连接鄂州、咸宁、黄冈、黄石,沿长江延展百余公里的区域,正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这片被称为光谷科创大走廊的区域,正打造“光芯屏端网”、大健康两大万亿元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三大产业,培育脑科学、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努力走出一条湖北特色的科创大走廊发展新路。
为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湖北启动“万企万亿”技改工程,一年投资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61.1%;对长江经济带化工等涉水类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园区外企业逐步“退城入园”。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彭智敏说,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之外,湖北还努力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补齐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等发展短板,大力推动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全省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战略,打造全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标兵,引领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省域内区域联动发展。2020年以来,湖北全面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大力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以及宜荆荆恩、襄十随神区域联动发展。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上积极作为。近段时间,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密集赴江西、湖南等长江中游兄弟省市,到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省市考察交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寻求合作共赢之道。
制度变革:从治标到治本
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如何从被动到主动,从治标到治本,从点位突破到整体推进,全方位构建长效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应有之义。
为推动长江大保护,湖北省编制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并形成“1+5+N”规划体系;提出“一干两支六提升”的全域规划思路,梳理出1.14万亿元的动态项目库;编制负面清单,全省22.3%的版图面积纳入生态红线。
依法治江,湖北生态法治体系不断完善。连续3年就水污染防治、秸秆露天禁烧、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地方立法,各类开发活动严格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内。
协同治理,彻底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源头控污、系统截污、全面治污、生态修复”,长江嘉鱼段马鞍山开展区域一体化设计、系统化施工。“区域生态修复从单一化、碎片化向系统化、集中化转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长江事业部负责人付海巍说。
建立绿色GDP考评体系、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新编制融资规划……一个个制度设计谋长远发展之道。
面向未来,站在新起点上,湖北省将突出“绿”的底色,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探索实施千里长江绿色廊道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强化“新”的引领,积极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科创中心、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带”的优势,加快建设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进长江经济带和共建“一带一路”融合;传承“江”的文化,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内涵,着力建设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
“湖北作为生态大省,要有大担当、大作为。”湖北省委书记应勇指出,湖北地处“长江之腰”,发展重心在长江,
责任编辑:侯淑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