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 作者:赵剑锋
《人民日报》评论晏阳初:“他一生所倡导的事业,正在使越来越多的贫苦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他一生有许多机会获得高官厚禄,他都弃如敝履;他一生经手的钱财无数,却从没将一分用于自己的私利;他一生忙碌地奔走在各国政要之间,却一直轻视唾手可得的名誉。他的心里只装着他的事业,装着全世界苦难的民众,他用一颗悲天悯人的慈悲之心,躬耕力行,至死不渝。”晏阳初先生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平民教育事业与乡村建设工作,他这种一生只干一件事、干就干好的精神以及他两袖清风、清廉如水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跟晏阳初是巴中老乡,文人都有为家乡人物风情立传的情怀吧”
在北京时,晏阳初拒绝了张学良以出八百万大洋支持平教为条件邀请晏阳初任东北的行政院长。1937年晏阳初接到湖南省政府的邀请,说蒋介石要晏阳初帮助动员三千万的民众抗日。随后他被任命为这一行动的首席执行官。晏阳初主持撤销了这个省三分之二的县的腐败领导,招集了五千个学者和科学家代替他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基层政治改造和官员反腐的生动案例。
晏阳初仅1931年就在美国募捐资金50万美元,这些钱全部用于了平民教育,1948年晏阳初通过艰辛努力,美国通过了一个援助法案,杜鲁门称这是他“收到的第一个帮助中国民众的计划”,其资金为27500万美元,晏阳初将这笔钱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全部交给国民党,用于台湾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计划。
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苗勇在书中的语言描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独白和人物之间对话(两人或多人)。每个人物都是个性化定制,生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对话语境里展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苗勇安排的人物对话有方言俚语,有哲学意味,也有幽默机趣。书中的人物对话可以让作者获得更大的自由,把更多贴近文本的意愿充分表达出来,实现作者和自己对话或者说实现作者和自己的思想对话。
苗勇早年写诗歌、散文,近年来写报告文学、小说,成绩斐然,可谓涉猎广泛,对各种文体轻车熟路,语言转换更是驾轻就熟。所以,苗勇在洋洋洒洒五十万长篇文字的宏大体量中,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中见景秉笔书”便是如此,营造“情景交融”至美意境,让读者在浓得化不开的“情”中体悟到心旷神怡的“景”。
“这个春天,在定县,抒情是有形的、有声有色的。”“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九月蟋蟀在床……十月中旬,天高气爽,太阳已没有了夏日的毒辣,风从收割过的庄稼荡涤过来,竟有了些慵懒的气息。欢腾了一个春夏的鸟儿们失去了庄稼的依傍,那留恋的叫声,在定县广袤的原野里久久回响。”
苗勇将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糅杂之后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不光有劳动场景、战斗场景,还有家庭场景以及各种会议场景等,他都能将昔日远去的未及可考的场景变成一幅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呈现给读者。
“我跟晏阳初是巴中老乡,文人都有为家乡人物风情立传的情怀吧”。我在采访苗勇时,他坦诚直言。舍此,我想他更多的还是试图以传记文学的方式重拾伟人光芒并向伟人致敬吧。
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曾说过,“一个作家的伟大与题材本身无关,只和题材能触动作者的程度有关”。2021年9月,《晏阳初》甫一出版,立即引起思想学术界和文艺界热评,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四川卫视等26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和评论,被人民东方出版社评为年度十大好书,获2021年度四川文学作品影响力排行榜报告文学类第一名,被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新浪、政帮智库等30多家媒体(智库)评为好书,不到一年时间再版12次,超1.5亿人次点击了解,中宣部纳入农家书屋、全国总工会纳入职工书屋目录。所以,这本书不仅见证了作家对自身资源(时间、素材、才情)分配的合理性表达,更见证作家对时代诠释和生活解读的智慧视角。
责任编辑:侯淑丽 |